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网络平台,网络课件))突出的地方用红色表示。
1.教材建设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由我系吴振峰主任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该课程从2000年创建至今已出版教材共3本,编写校内讲义、实验指导书、习题集等多册。
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时间
1 信息技术基础(Windows 98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版)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计算机应用(中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2.实验教材
本课程为实验和理论学习并重的课程,在教学中除增加实验课学时、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外,还加强了实验教材建设。
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时间
1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海南出版社2003
2 计算机应用实训指导(中职)科学出版社2007.10
3 计算机应用教学参考书(中职)科学出版社2007.10
3.扩充性资料
为促进学生主动自觉的获取更多知识,我们着手开发该课程的网上教学,实现网上自主选择学习,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等。我们还精选一些参考书提供给学生。主要参考书目如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许唏等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淑华
《电脑办公》机械出版社
《Office 2007完全手册+办公案例》中国青年出版社
《Office 高级文秘情景办公手册》北京科海出版社
4.实践性教学
该课程实践性教学于我院实训中心内完成。实验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实验教学队伍,。本课程实验机房配置400多台左右高档多媒体计算机,中心在承担该科的教学实验任务的同时,也坚持对选修该科的学生全天开放,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其它时间加强和巩固动手能力。
5.网络教学环境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开展先进教学方法的尝试,教授学习上因特网搜索专业资料知识和技术,介绍相关网站。同时积极建立自己的专业学习网站,将计算机基础相关的软件,硬件知识和技术归纳整理上网,与社会共享,方便学生学习查阅。全校所有公共机房计算机全部联网,学生可选择在任一机房,图书馆,学生宿舍,家里完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