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华为好望的求索启示录!如何让老百姓用上实惠的AI?
如何治理“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明确对于故意高空抛物者,根据具体情形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同时明确物业服务企业责任。而后,各地都纷纷颁布政策法规治理“高空抛物”,推动物业单位承担起相关义务。物业如何监测定责?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主要有两类方案。第一种是业内常见的是传统的视频回溯方案。这种方法非常繁琐,需要一点点回查24小时视频,而且没有抛物轨迹记录,很难锁定楼层。第二种是搭载了高空抛物识别算法的专用摄像机型,这一类方案价格昂贵,往往超出中小企业可承受的成本范围。让我们走近看看小区场景,一般城市小区楼层较高,以30~40层高楼为例,就需要安装3~4台设备,如果小区有十多栋楼,总共就需要180台摄像机往上。能不能有第三种既实惠、又实用的解决方案?带着这种追问求索,华为D10-SIU摄像机在近5个月的研发探索之后,应运而生。近日,华为的这款“黑科技”摄像机已正式进驻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水木清华园小区,为小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来自水木清华园小区的客户称:“已经发现了几起高空抛物的事件,由于没有发生伤害,我们快速找到了肇事者,并且进行了教育批评。”华为的答案:老百姓用得起的AI
为什么华为的方案能够获得中小企业的青睐?华为的答案是,让中小企业能获得最直观有力的“AI魔力”。以“高空抛物监测方案”为例,华为的高空抛物监测方案比业界传统的解决方案在智能化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主要有三大“黑科技”:1、基于滤波卷积算法,实现像素小目标物体检测。通俗来看,识别像素越小,越能实现越高楼层的抛投检测。这款相机目标检测像素低至6*6像素,一个高楼层的小烟盒掉下都能够实时检测。这样的物体,恐怕人用肉眼是很难发现的。2、抛物的轨迹实时呈现,平台实时告警。当物体坠落,能过通过记录的轨迹的第一个点确定是从哪个楼层抛投下来的,有助于物业定责。3、长短时序神经网络排除环境干扰。该相机减少了光线变化的干扰,白天黑夜都能用;还能排除飞鸟、树叶等环境因素干扰,低误报率。别人的终点,华为的起点
华为的思路是以终为始,全力进军AI。尽管这个占安防市场60%的细分领域,安防分销市场,盘踞着几大安防“老炮”多年编织的渠道网,占据大片存量市场;但华为已经在这张网之下看到了一片AIoT新战区,并且迅猛播下AI的“火种”。据统计,目前国内安防分销行业智能渗透率不足3%,预期市场体量达千亿。当智东西问到,华为的高空抛物监测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背后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华为机器视觉副总裁、分销业务总经理唐本莹告诉智东西,还是“好望商城”。立足普惠AI生态,将“AI+行业”推上快车道
2019年,华为的入局为智能安防行业带来了一套HoloSens全场景感知的颠覆式玩法,也搅起了初尝AI的安防一江春水。围绕软件定义摄像机、算法商城、智能视频存储平台,一个从前端的摄像机到云边缘、到云中心的全新机器视觉算法生态正在浮现。华为有一套打造普惠AI方案的强大方法论。通过构建“芯片+算法+系统”的全栈技术提升性能,搭建生态平台来压缩所处产业链算法开发、设备集成的成本,华为正将这些方法论串联成闭环,让AI实惠可用!华为好望在2020年3月正式进入安防分销市场,华为提出,要把智能成本降下来,实现真正普惠。与此同时,华为推出D系列SDC、后端智能NVR800、App软件以及好望商城新产品四件套,以及零售商超、办公楼宇、工业园区等十大行业解决方案。时隔7个月,华为好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华为机器视觉副总裁、分销业务总经理告诉智东西,在今年6月份之前,大家的评价都是华为好望的智能摄像机很好用,但是很多不知道怎么用;7~10月,大家逐渐意识到AI的重要性,80%的渠道、分销伙伴都在通过构建技术团队、加大传播做AI转型;而到明年春节,我们将迎来第三个阶段,随着销售渠道和技术方案更成熟,我们将迎来新的爆发。可以看到,华为正通过“好望商城”及一整套软件定义摄像机OS生态、渠道生态、制造生态,打通智能安防产业链上下游原本的蔽塞关系,实际上是在对传统安防的产业链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重构,加速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