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中可以使用qmake来生成Makefile,由.pro文件生成Makefile的命令如下:
qmake hello.pro -o Makefile
make
模板(TEMPLATE)
模板变量告诉qmake为这个应用程序生成哪种makefile。下面是可供使用的选择:
app - 建立一个应用程序的makefile。这是默认值,所以如果模板没有被指定,这个将被使用。示例如下:TEMPLATE = app
lib - 建立一个库的makefile
vcapp - 建立一个应用程序的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
vclib - 建立一个库的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
subdirs - 这是一个特殊的模板,它可以创建一个能够进入特定目录并且为一个项目文件生成makefile,并且为它调用make的makefile。
app模板告诉qmake为建立一个应用程序生成一个makefile。当使用这个模板时,下面这些qmake的系统变量是被承认的。我们需要在.pro文件中使用这些系统变量来为应用程序指定特定信息。
HEADERS:应用程序中所有头文件的列表。
SOURCES:应用程序中所有源文件的列表。
FORMS:应用程序中的所有.ui文件(由Qt设计器生成)的列表。
TARGET:可执行应用程序的名称。默认值为项目文件的名称。
INCLUDEPATH:应用程序所需的额外的包含路径的列表。比如:INCLUDEPATH += $$FFMPEG_INCLUDE,其实$$FFMPEG_INCLUDE中的FFMPEG_INCLUDE是自定义变量,表示ffmpeg的头文件路径
LIBS:指定链接到项目中的库列表。
例如:LIBS += $$FFMPEG_LIB/libavcodec.so,表示链接FFmpeg的库目录下的libavcodec.so这个动态库。
DESTDIR:放置可执行程序目标的目录,比如:DESTDIR = /opt。
(以前一直不知道这个选项,每次都要从QtCreator的build-xxx文件夹下拷贝程序到nfs等目录下,然后下载到开发板上运行,果然还是要多了解一些东西)
CONFIG(release):DESTDIR = $$PWD/../bin
CONFIG(debug, debug|release):DESTDIR = $$PWD/../bin
MOC_DIR:指定来自moc的所有中间文件放置的目录
OBJECTS_DIR:指定所有中间文件.o(.obj)放置的目录
RESOURCES:指定资源文件(qrc)的名称,
例如:
RESOURCES += \
mouse.qrc
DEFINES:应用程序所需的额外的包含的预处理程序定义的列表。不太理解这个概念,之后特地搜索了一下,这篇文章中Qt之pro配置详解很好地说明了它的使用方法。感觉以前自己分别编译Ubuntu版本和开发板版本时都是笨拙的把对应的动态链接库给注释掉,然后编译。这个选项就方便很多了! 例如:
DEFINES += USE_MY_STUFF
然后可以在代码中使用:
#ifdef USE_MY_STUFF// TODO
#else// TODO
#endif
也就是通过指定USE_MY_STUFF这个宏就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动态链接库的版本。
控制台应用程序
t1.pro
TEMPLATE =appTARGET=t1CONFIG += c++11 consoleSOURCES += \main.cpp
main.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n=0;cout<<"please input:";cin>>n;cout<<n<<endl;cout<<"hello Qt!"<<endl;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