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Spring中,尽管使用XML配置文件可以实现Bean的装配工作,但如果应用中有很多Bean时,会导致XML配置文件过于臃肿,给后续的维护和升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Spring提供了对Annotation(注解)技术的全面支持。
Spring中定义了一系列的注解,常用的注解如下所示。·
@Component:可以使用此注解描述Spring中的Bean,但它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仅仅表示一个组件(Bean),并且可以作用在任何层次。使用时只需将该注解标注在相应类上即可。
@Repository:用于将数据访问层(DAO层)的类标识为Spring中的Bean,其功能与@Component相同。
@Service:通常作用在业务层(Service层),用于将业务层的类标识为Spring中的Bean,其功能与@Component相同。
@Controller:通常作用在控制层(如Spring MVC的Controller),用于将控制层的类标识为Spring中的Bean,其功能与@Component相同。
@Autowired:用于对Bean的属性变量、属性的setter方法及构造方法进行标注,配合对应的注解处理器完成Bean的自动配置工作。默认按照Bean的类型进行装配。
@Resource:其作用与Autowired一样。其区别在于@Autowired默认按照Bean类型装配,而@Resource默认按照Bean实例名称进行装配。@Resource中有两个重要属性:name和type。Spring将name属性解析为Bean实例名称,type属性解析为Bean实例类型。如果指定name属性,则按实例名称进行装配;如果指定type属性,则按Bean类型进行装配;如果都不指定,则先按Bean实例名称装配,如果不能匹配,再按照Bean类型进行装配;如果都无法匹配,则抛出NoSuchBeanDefinitionException异常。
@Qualifier:与@Autowired注解配合使用,会将默认的按Bean类型装配修改为按Bean的实例名称装配,Bean的实例名称由@Qualifier注解的参数指定。
在上面几个注解中,虽然@Repository、@Service与@Controller功能与@Component注解的功能相同,但为了使标注类本身用途更加清晰,建议在实际开发中使用@Repository、@Service与@Controller分别对实现类进行标注。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如何通过这些注解来装配Bean。
(1)在chapter02项目的src目录下,创建一个com.itheima.annotation包,在该包中创建接口UserDao,并在接口中定义一个save()方法,如文件2-14所示。

(2)在com.itheima.annotation包中,创建UserDao接口的实现类UserDaoImpl,该类需要实现接口中的save()方法,如文件2-15所示。

在文件2-15中,首先使用@Repository注解将UserDaoImpl类标识为Spring中的Bean,其写法相当于配置文件中的编写。然后在save()方法中输出打印一句话,用于验证是否成功调用了该方法。
(3)在com.itheima.annotation包中,创建接口UserService,在接口中同样定义一个save()方法,如文件2-16所示。

(4)在com.itheima.annotation包中,创建UserService接口的实现类UserServiceImpl,该类需要实现接口中的save()方法,如文件2-17所示。

在文件2-17中,首先使用@Service注解将UserServiceImpl类标识为Spring中的Bean,这相当于配置文件中的编写;然后使用@Qualifier注解标注在属性userDao上,这相当于配置文件中的写法;最后在该类的save()方法中调用userDao中的save()方法,并输出一句话。
(5)在com.itheima.annotation包中,创建控制器类UserController,编辑后如文件2-18所示。

在文件2-18中,首先使用@Controller注解标注了UserController类,这相当于在配置文件中编写;然后使用了@Resource注解标注在userService属性上,这相当于在配置文件中编写;最后在其save()方法中调用了userService中的save()方法,并输出一句话
(6)在com.itheima.annotation包中,创建配置文件beans6.xml,在配置文件中编写基于Annotation装配的代码,如文件2-19所示。

从上述代码可以看出,文件2-19与之前的配置文件有很大不同。首先,在元素中,增加了第4行,第7行和第8行中包含有context的约束信息;然后通过配置来开启注解处理器;最后分别定义了3个Bean对应所编写的3个实例。与XML装备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这里不再需要配置子元素。
上述Spring配置文件中的注解方式虽然较大程度简化了XML文件中Bean的配置,但仍需要在Spring配置文件中一一配置相应的Bean,为此Spring注解提供了另外一种高效的注解配置方式(对包路径下的所有Bean文件进行扫描),其配置方式如下。

所以可以将上述文件2-19中第9~16行代码进行如下替换(推荐)。

注意Spring 4.0以上版本使用上面的代码对指定包中的注解进行扫描前,需要先向项目中导入Spring AOP的JAR包spring-aop-4.3.6.RELEASE.jar,否则程序在运行时会报出“java.lang.NoClassDefFound Error:org/springframework/aop/TargetSource”错误。
(7)在com.itheima.annotation包中,创建测试类AnnotationAssembleTest,在类中编写测试方法并定义配置文件的路径,然后通过Spring容器加载配置文件并获取UserController实例,最后调用实例中的save()方法,如文件2-20所示。

执行程序后,控制台的输出结果如图2-8所示。

从图2-8可以看到,Spring容器已成功获取了UserController的实例,并通过调用实例中的方法执行了各层中的输出语句,这说明已成功实现了基于Annotation装配Bean。
小提示上述案例中如果使用@Resource注解替换注解@Autowired,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