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 磁盘存储器
 - 1.2 磁盘的性能指标
 - 1.3 磁盘存储器(续)
 - 1.4 磁盘阵列
 
\quad

  \quad 
  \quad 
 

 左南右北为0

 左北右南为1
 \quad 
 
  \quad 
1.1 磁盘存储器
 \quad 
 
 磁盘的驱动器
  \quad 

 磁盘的控制器
 \quad 
 
 主机每次对磁盘进行读和写操作都是以扇区为单位的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SATA标准
  \quad 

 中间的盘面正反两面都可以读写
\quad
1.2 磁盘的性能指标
 \quad 
 
 非格式化是物理上磁盘所能存储二进制比特位的上限
 格式化: 某些扇区可能会损坏, 为了防止个别扇区的损坏, 导致整个磁盘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很多厂商在生产的时候对磁盘设置了格式化, 留下某一些备用的扇区作为顶替使用
 所以实际上格式化可用的容量比非格式化的容量要小
  \quad 
  \quad 
 
 
道密度: 这个磁盘的道密度是每厘米有60道
 位密度: 在磁道上, 每厘米有600bit
 面密度是道密度和位密度的乘积
  \quad 
 
 每个扇区所存放的数据是一样大的(这里所说的扇区是一条弧线的磁道), 所以越内测的磁道位密度越大
注意:磁盘所有磁道记录的信息量一定是相等的,并不是圆越大信息越多,故每个磁道的位密度都不同。
 \quad 
  \quad 
 
 
 如果题目没有给旋转延迟时间, 那么我们就按磁盘转半圈的时间来算(由概率和数学期望得出)
 \quad 
  \quad 
 
 注意单位
\quad
1.3 磁盘存储器(续)
\quad

  \quad 
 也就是说需要18个bit就可以定位到指定的扇区
  \quad 

主机给磁盘发送的电路可能是并行发送的, 但是硬盘是机械部件, 读写操作是串行的, 所以需要一个并-串变换电路

\quad
1.4 磁盘阵列
 \quad 
 磁盘阵列: 为了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 可靠性和安全性
 比如说百度网盘, 是不能丢失用户所存的数据的, 那么为了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 可靠性和安全性就会采用磁盘阵列

 越往后可靠性越高, 越安全
RAID0: 无冗余和无校验的磁盘阵列

 这样可以实现并行访问
  \quad 
  \quad 
RAID1: 镜像磁盘阵列

 很粗暴, 就是存两份数据
 \quad 
 
 \quad 
  \quad 
RAID2: 采用纠错的海明码的磁盘阵列

 只有3/7是冗余信息, 比RAID1好, RAID1是1/2的冗余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