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什么选择计算机呢?因为我对创造产品感兴趣,想通过代码实现有价值的产品。后来发现代码可以让同学(程序员)来实现,自己专注于产品设计这块即可。在市场中,上线的产品想变现就需要商业化,如果一开始定位是内部自研系统,未来走商业化道路就得深思。特别是2023年,在当前经济形势不乐观、许多公司倒闭的情况下,很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子公司,试图通过将自研系统进行SaaS化来增加盈利。然而,我们要警惕的是自研产品商业化很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
如今,很多大公司都设立了IT子公司,计划将自研系统进行SaaS化并对外销售。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这些公司90%的概率将面临倒闭的命运。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在于自研系统与商业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自研系统只需满足一家企业的需求,即使业务再复杂,产品设计难度和研发成本都是可控的。而商业化则要求满足多家企业的需求,稍微复杂一些的业务就会带来快速上升的产品设计难度和研发成本。
平安集团的HRX便是一个案例。这款HR产品由一支由大厂出身的团队研发,然而最终却以解散收场。核心原因在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足,导致每个项目的交付成本严重超出预期,丧失了盈利的希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大公司成立IT子公司的发起者中,很多人并未真正参与过B端服务。他们仅听完战略团队的吹牛后,轻易地将其作为一个方向来发展,再结合办公室里编撰的一些故事,便开始了所谓的商业化之路。甚至根本都不清楚产品要解决行业/客户的哪些问题?更别提具备标准化产品的设计能力。此外,即使自研产品满足了过去和现在的需求,也未必能满足未来的需求。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大多数自研产品最多只能在集团体系内的子孙公司使用,推广到市场上往往会遭遇困境。
那么自研产品到底有没有可能成功呢?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敬畏B端产品的商业化,并高度重视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如果我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够运用良好,别人也一定能够做到,那样的商业化注定将走向失败。
总之,面对商业化风险,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研产品与商业化之间的差异,重视产品的标准化设计,明确解决行业和客户需求,才能提高自研产品商业化的成功几率。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