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3——4种材料类型、4个立意对象、5种写作态度
老吕的“1342”,一个标题,三句开头,四层结构,两句结尾。
 经过审题立意后,我们要根据我们的立意,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必须通过文章的标题直接表达出来。
标题的基本要求
- 主题清晰,态度明确
 第一,阅卷人看到一篇论说文的标题,必须立即知道这篇论说文的论点是什么,这就是见题知旨。
 第二,论说文的标题必须是有态度的,明确支持什么或者反对什么,不能含混。
 例如:
 《补短不如扬长》
 《识人用人,拔尖不如冒尖》
 《诚信为本,以义取利》
- 简洁有力,慎用修辞
 论说文的标题不宜过长,简洁有力的标题最为恰当。可以用对偶句、引用句作标题。
 例如:
 《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对偶句)
 《让守信者得“甜头”,让失信者吃“苦头”》(对偶句)
 《祸患常积于忽微》(引用句)
 《以“拙诚”贏“百巧”》
 论说文的标题一般不用比喻句, 更不能使用拟人句。
 例如:
 《当风穿越荆棘》
 《创新,成功的金钥匙》
简单易用的标题结构
- 结构1:主题 + 态度
 例如:
 诚信经营(主题)势在必行(态度)
 人工智能(主题)应该发展(态度)
 互联网乱象(主题)应该遏制(态度)
- 结构2:对象 + 态度 + 主题
 例如:
 企业经营(对象)应该(态度)诚信(主题)
 学者治学(对象)不能(态度)急功近利(主题)
- 结构3:措施 + 目的
 例如:
 精诚合作(措施)实现共赢(目的)
 搞好两种教育( 措施)培养企业中坚(目的)
- 结构4:A的态度 + B的态度
 例如:
 既要搞好道德教育(A的态度),也要搞好科学教育(B的态度)
 拔尖不如冒尖(A与B的态度)
 处理危机不如预防危机(A与B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