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系统(二)

🌱 "人生最深的裂痕,往往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别怕脚下的荆棘,那是你与平庸划清界限的勋章;别惧眼前的迷雾,星辰永远藏在云层之上。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未跌倒,而是把每一次踉跄都踏成攀登的阶梯。记住:种子破土前要经历黑暗,蝴蝶展翅前要独自破茧,你此刻的坚持终会化作破晓的曙光。
奔跑时不必时刻仰望终点,但永远别停下丈量土地的双脚。那些咬牙撑过的深夜孤灯,那些含泪播种的倔强岁月,终会在某个清晨开出漫山遍野的绚烂。
你的未来不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在你紧握方向盘的掌纹中。去成为风,而不是等待被吹动的旗;去雕刻时光,而不是被岁月雕刻。当你比昨天的自己多走了一步,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向前走,莫回头——时光终会为你的坚持加冕。" 🌟

计算机组成原理资源网

https://www.wenjingketang.com/这里面有ppt课后习题及答案,需要的可以自行下载

目录

4.2 半导体存储器

4.2.1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基本结构

1. 存储单元阵列

2. 地址译码器

3. 读写控制电路

4. 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器

4.2.2 随机存储器(RAM)

1.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2.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3. SRAM与DRAM的比较

4.2.3 只读存储器(ROM)和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1. 只读存储器(ROM)

2.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3. ROM与Flash Memory的比较

4.3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4.3.1 连接原理

1. 地址总线

2. 数据总线

3. 控制总线

4. 时序控制

4.3.2 主存容量的扩展

1. 位扩展

2. 字扩展

3. 字位同时扩展

4. 存储器模块

5. 存储器控制器

总结


4.2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它具有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缓存、嵌入式系统等。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本节将详细介绍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4.2.1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基本结构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存储单元阵列、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电路和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器等部分。

1. 存储单元阵列

存储单元阵列是存储芯片的核心部分,由大量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0或1)。存储单元通常以矩阵形式排列,行和列分别由地址译码器控制。常见的存储单元有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单元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单元。

  • SRAM单元:SRAM单元通常由6个晶体管组成,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但占用面积较大,功耗较高。SRAM单元不需要刷新操作,数据可以长期保持。

  • DRAM单元:DRAM单元通常由1个晶体管和1个电容组成,占用面积较小,功耗较低,但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DRAM的访问速度相对较慢。

2. 地址译码器

地址译码器用于将CPU发出的地址信号转换为存储单元阵列中的具体行和列地址。地址译码器通常分为行地址译码器和列地址译码器。行地址译码器选择存储单元阵列中的某一行,列地址译码器选择该行中的某一列,从而定位到具体的存储单元。

3. 读写控制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当CPU发出读信号时,读写控制电路将选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读出并送到数据输出缓冲器;当CPU发出写信号时,读写控制电路将数据输入缓冲器中的数据写入选中的存储单元。

4. 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器

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器用于暂存CPU与存储芯片之间的数据。在读操作时,数据从存储单元阵列中读出并暂存到输出缓冲器中,然后送到CPU;在写操作时,数据从CPU送到输入缓冲器中,然后写入存储单元阵列。

4.2.2 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即断电后数据会丢失。RAM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地址随机访问任意存储单元,且读写速度较快。RAM主要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两种。

1.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SRAM的存储单元由6个晶体管组成,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和较低的功耗。SRAM不需要刷新操作,数据可以长期保持,因此常用于高速缓存(Cache)等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 SRAM的结构:SRAM的存储单元由两个交叉耦合的反相器组成,形成一个双稳态电路。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且只要电源不断,数据就可以一直保持。

  • SRAM的读写操作:在读操作时,行地址译码器选中某一行,列地址译码器选中某一列,选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通过读写控制电路送到数据输出缓冲器。在写操作时,数据从数据输入缓冲器写入选中的存储单元。

2.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DRAM的存储单元由1个晶体管和1个电容组成,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低的功耗。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因此常用于主存储器等对容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 DRAM的结构:DRAM的存储单元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组成。电容用于存储电荷,表示二进制位0或1。由于电容会逐渐漏电,因此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

  • DRAM的读写操作:在读操作时,行地址译码器选中某一行,列地址译码器选中某一列,选中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通过读写控制电路送到数据输出缓冲器。在写操作时,数据从数据输入缓冲器写入选中的存储单元。由于DRAM需要刷新操作,因此读写操作相对复杂。

3. SRAM与DRAM的比较

  • 速度:SRAM的访问速度比DRAM快,因为SRAM不需要刷新操作。

  • 容量:DRAM的存储密度比SRAM高,因此DRAM的容量通常比SRAM大。

  • 功耗:SRAM的功耗比DRAM高,因为SRAM的存储单元由6个晶体管组成,而DRAM的存储单元由1个晶体管和1个电容组成。

  • 成本:DRAM的成本比SRAM低,因为DRAM的存储密度高,单位容量的成本较低。

4.2.3 只读存储器(ROM)和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ROM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或只能有限次写入。ROM常用于存储固件、引导程序等不需要频繁修改的数据。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是一种特殊的ROM,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快的读写速度,广泛应用于U盘、固态硬盘(SSD)等场合。

1. 只读存储器(ROM)

ROM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或只能有限次写入。ROM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掩模ROM(Mask 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等。

  • 掩模ROM(Mask ROM):掩模ROM的数据在制造时通过掩模工艺写入,用户无法修改。掩模ROM的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可编程ROM(PROM):PROM的数据可以由用户通过编程器写入,但只能写入一次,写入后无法修改。

  • 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EPROM的数据可以由用户通过编程器写入,且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擦除,然后重新写入。EPROM的擦除操作需要专门的紫外线擦除器。

  • 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EEPROM的数据可以由用户通过编程器写入,且可以通过电信号擦除,然后重新写入。EEPROM的擦除操作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擦写速度较快。

2.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闪速存储器是一种特殊的EEPROM,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快的读写速度。闪速存储器的存储单元通常由浮栅晶体管组成,数据通过控制浮栅晶体管的电荷状态来存储。闪速存储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块级别进行擦除和写入操作,因此读写速度较快。

  • NOR Flash:NOR Flash的存储单元以并联方式连接,具有较快的随机访问速度,适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需要快速读取的数据。

  • NAND Flash:NAND Flash的存储单元以串联方式连接,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较快的连续读写速度,适用于存储大容量数据,如U盘、固态硬盘(SSD)等。

3. ROM与Flash Memory的比较

  • 可写性:ROM的数据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或只能有限次写入;Flash Memory可以多次擦写。

  • 速度:Flash Memory的读写速度比ROM快,尤其是NAND Flash的连续读写速度较快。

  • 容量:Flash Memory的存储密度比ROM高,因此Flash Memory的容量通常比ROM大。

  • 成本:Flash Memory的成本比ROM高,因为Flash Memory的制造工艺更复杂。

4.3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主要存储器,通常由DRAM组成。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连接是计算机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本节将详细介绍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原理及主存容量的扩展方法。

4.3.1 连接原理

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实现。CPU通过地址总线发送地址信号,选择主存储器中的某个存储单元;通过数据总线与主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通过控制总线发送读写控制信号,控制主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1. 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输CPU发出的地址信号,选择主存储器中的某个存储单元。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主存储器容量。例如,32位地址总线可以访问2^32个存储单元,即4GB的主存储器容量。

2.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与主存储器之间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量。例如,64位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输8字节的数据。

3. 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CPU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主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常见的控制信号包括读信号(RD)、写信号(WR)和片选信号(CS)等。读信号用于指示CPU要从主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写信号用于指示CPU要向主存储器中写入数据;片选信号用于选择某个主存储器芯片。

4. 时序控制

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严格的时序控制。CPU在发出地址信号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称为访问时间)才能从主存储器中读取数据或向主存储器中写入数据。访问时间由主存储器的性能决定,通常以纳秒(ns)为单位。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时序控制通过时钟信号实现,时钟信号的频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4.3.2 主存容量的扩展

随着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容量需求的增加,主存储器的容量也需要不断扩展。主存容量的扩展主要通过增加存储芯片的数量或使用更大容量的存储芯片实现。主存容量的扩展方法包括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

1. 位扩展

位扩展是指通过增加存储芯片的数量来扩展数据总线的宽度。例如,如果每个存储芯片的数据宽度为8位,而CPU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则可以通过4个存储芯片进行位扩展,使数据总线的宽度达到32位。

  • 位扩展的实现:在位扩展中,所有存储芯片的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并联连接,数据总线分别连接到CPU数据总线的不同位。例如,4个8位存储芯片的数据总线分别连接到CPU数据总线的低8位、次低8位、次高8位和高8位。

2. 字扩展

字扩展是指通过增加存储芯片的数量来扩展地址总线的宽度,从而增加主存储器的容量。例如,如果每个存储芯片的容量为1MB,而CPU的地址总线宽度为32位,则可以通过多个存储芯片进行字扩展,使主存储器的容量达到4GB。

  • 字扩展的实现:在字扩展中,所有存储芯片的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并联连接,地址总线通过地址译码器选择不同的存储芯片。例如,4个1MB存储芯片的地址总线分别连接到CPU地址总线的低20位,地址译码器通过CPU地址总线的高12位选择不同的存储芯片。

3. 字位同时扩展

字位同时扩展是指同时进行位扩展和字扩展,以增加主存储器的容量和数据总线的宽度。例如,如果每个存储芯片的容量为1MB,数据宽度为8位,而CPU的地址总线宽度为32位,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则可以通过16个存储芯片进行字位同时扩展,使主存储器的容量达到16MB,数据总线的宽度达到32位。

  • 字位同时扩展的实现:在字位同时扩展中,存储芯片分为若干组,每组存储芯片进行位扩展,不同组存储芯片进行字扩展。例如,16个8位存储芯片分为4组,每组4个存储芯片进行位扩展,使每组的数据总线宽度达到32位;4组存储芯片通过地址译码器进行字扩展,使主存储器的容量达到16MB。

4. 存储器模块

存储器模块是指将多个存储芯片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以方便主存容量的扩展。常见的存储器模块包括单列直插内存模块(SIMM)和双列直插内存模块(DIMM)。存储器模块通过插槽与主板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或增加存储器模块来扩展主存容量。

  • SIMM:SIMM是一种早期的存储器模块,通常由多个存储芯片组成,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SIMM模块的两面引脚是并联的,因此插入时不需要区分方向。

  • DIMM:DIMM是一种现代的存储器模块,通常由多个存储芯片组成,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DIMM模块的两面引脚是独立的,因此插入时需要区分方向。

5. 存储器控制器

存储器控制器是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接口电路,用于控制主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存储器控制器通常集成在CPU或主板芯片组中,负责地址译码、时序控制、刷新控制等功能。存储器控制器的性能直接影响主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 地址译码:存储器控制器将CPU发出的地址信号转换为存储芯片的行地址和列地址,选择具体的存储单元。

  • 时序控制:存储器控制器根据主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控制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序。

  • 刷新控制:对于DRAM,存储器控制器需要定期发出刷新信号,以保持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总结

半导体存储器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RAM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但断电后数据会丢失;ROM具有非易失性,但数据只能读取或只能有限次写入。主存储器与CPU之间的连接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实现,主存容量的扩展可以通过位扩展、字扩展和字位同时扩展实现。存储器模块和存储器控制器是主存容量扩展和访问控制的重要组件。随着计算机系统对存储容量和速度需求的不断增加,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将出现更高性能、更大容量的存储器件。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diannao/6890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解锁豆瓣高清海报(二) 使用 OpenCV 拼接和压缩

解锁豆瓣高清海报(二): 使用 OpenCV 拼接和压缩 脚本地址: 项目地址: Gazer PixelWeaver.py pixel_squeezer_cv2.py 前瞻 继上一篇“解锁豆瓣高清海报(一) 深度爬虫与requests进阶之路”成功爬取豆瓣电影海报之后,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OpenCV 对这些海报进行智…

OSCP - Proving Grounds - Roquefort

主要知识点 githook 注入Linux path覆盖 具体步骤 依旧是nmap扫描开始,3000端口不是很熟悉,先看一下 Nmap scan report for 192.168.54.67 Host is up (0.00083s latency). Not shown: 65530 filtered tcp ports (no-response) PORT STATE SERV…

记忆化搜索和动态规划 --最长回文子串为例

记忆化搜索 记忆化搜索是一种优化递归算法的方法,通过将已经计算过的子问题的结果存储起来(通常使用哈希表或数组),避免重复计算相同的子问题。 本质上是通过缓存中间结果来减少计算的重复性。 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通过将问题分…

最新功能发布!AllData数据中台核心菜单汇总

🔥🔥 AllData大数据产品是可定义数据中台,以数据平台为底座,以数据中台为桥梁,以机器学习平台为中层框架,以大模型应用为上游产品,提供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 ✨奥零数据科技官网:http://www.aolingdata.com ✨AllData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alldatacenter/…

Windows图形界面(GUI)-QT-C/C++ - QT Stacked Widget

公开视频 -> 链接点击跳转公开课程博客首页 -> ​​​链接点击跳转博客主页 目录 一、概述 二、使用场景 1. 多步表单 2. 选项卡界面 3. 状态机界面 三、常见样式 四、属性设置 1. 页面管理 2. 布局管理 3. 信号与槽 五、内容处理 1. 添加页面 2. 移除页面 3.…

TensorFlow 简单的二分类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应用流程

展示了一个简单的二分类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应用流程。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2. 构建模型 3. 编译模型 4. 训练模型 5. 评估模型 6. 模型应用与部署 加载和应用已训练的模型 1.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在本例中,数据准备是通过两个 Numpy 数…

Compose笔记(三)--DisposableEffect

这一节了解一下DisposableEffect,它是一个可组合函数,主要用于在可组合项进入组合时执行初始化操作,并且在可组合项从组合中移除时执行相应的清理操作。其核心目的是管理与可组合项生命周期相关的资源,避免资源泄漏,比…

【PDF提取局部内容改名】批量获取PDF局部文字内容改名 基于QT和百度云api的完整实现方案

应用场景 1. 档案管理 在企业或机构的档案管理中,常常会有大量的 PDF 格式的文件,如合同、报告、发票等。这些文件的原始文件名可能没有明确的标识,不利于查找和管理。通过批量获取 PDF 局部文字内容并改名,可以根据文件中的关键…

无人机PX4飞控 | PX4源码添加自定义uORB消息并保存到日志

PX4源码添加自定义uORB消息并保存到日志 0 前言 PX4的内部通信机制主要依赖于uORB(Micro Object Request Broker),这是一种跨进程的通信机制,一种轻量级的中间件,用于在PX4飞控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换…

XCCL、NCCL、HCCL通信库

XCCL提供的基本能力 XCCL提供的基本能力 不同的XCCL 针对不同的网络拓扑,实现的是不同的优化算法的(不同CCL库最大的区别就是这) 不同CCL库还会根据自己的硬件、系统,在底层上面对一些相对应的改动; 但是对上的API接口…

AI大模型开发原理篇-5:循环神经网络RNN

神经概率语言模型NPLM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模型结构简单,窗口大小固定,缺乏长距离依赖捕捉,训练效率低,词汇表固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更先进的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如循环神经网络、…

Docker快速部署高效照片管理系统LibrePhotos搭建私有云相册

文章目录 前言1.关于LibrePhotos2.本地部署LibrePhotos3.LibrePhotos简单使用4. 安装内网穿透5.配置LibrePhotos公网地址6.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前言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有一大堆珍贵的回忆照片,但又不想使用各种网盘来管理。怎么办?别担心…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的物业信息管理系统【源代码+数据库+LW文档+开题报告+答辩稿+部署教程+代码讲解】

源代码数据库LW文档(1万字以上)开题报告答辩稿 部署教程代码讲解代码时间修改教程 一、开发工具、运行环境、开发技术 开发工具 1、操作系统:Window操作系统 2、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或者Eclipse 3、数据库存储&#xff1a…

深入解析Python机器学习库Scikit-Learn的应用实例

深入解析Python机器学习库Scikit-Learn的应用实例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的迅速发展,机器学习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而在机器学习领域,Python作为一种功能强大且易于上手的编程语言,拥有庞大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机器学习库。其…

高斯光束介绍及光斑处理

常规激光器的光斑为高斯光斑,即中心能量集中,边缘能量较低。一般定义光强的处为高斯光束的半径。高斯光斑的传输由光斑半径、远场发散角、波长等决定。 其中为位置z处的光斑半径,w(z), k2pi/λ为波矢,λ为光波长,R为高…

C++哈希(链地址法)(二)详解

文章目录 1.开放地址法1.1key不能取模的问题1.1.1将字符串转为整型1.1.2将日期类转为整型 2.哈希函数2.1乘法散列法(了解)2.2全域散列法(了解) 3.处理哈希冲突3.1线性探测(挨着找)3.2二次探测(跳…

【Redis】List 类型的介绍和常用命令

1. 介绍 Redis 中的 list 相当于顺序表,并且内部更接近于“双端队列”,所以也支持头插和尾插的操作,可以当做队列或者栈来使用,同时也存在下标的概念,不过和 Java 中的下标不同,Redis 支持负数下标&#x…

携程Java开发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道-上)

说说四层模型、七层模型。 七层模型(OSI 参考模型) 七层模型,即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用于描述网络通信的架构。它将计算机网络从下到上分为七层,各层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选择真题】2021上半年综合知识答案和详解

更多内容请见: 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专栏介绍和目录 文章目录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第…

IM 即时通讯系统-51-MPush开源实时消息推送系统

IM 开源系列 IM 即时通讯系统-41-开源 野火IM 专注于即时通讯实时音视频技术,提供优质可控的IMRTC能力 IM 即时通讯系统-42-基于netty实现的IM服务端,提供客户端jar包,可集成自己的登录系统 IM 即时通讯系统-43-简单的仿QQ聊天安卓APP IM 即时通讯系统-44-仿QQ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