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概述
- 2 IP功能
- 2.1 ADC性能
- 2.2 DAC性能
- 3 IP端口
- 4 代码框架
- 4.1 ADC功能框图
- 4.2 DAC功能框图
- 5 收发数据时序
- 5.1 ADC数据格式
- 5.2 DAC数据格式
- 6 时钟配置
- 6.1 ADC/DAC参考时钟
- 7 数据格式配置模式
- 7.1 ADC的配置模式
- 7.1.1 Real -> real;
- 7.1.2 Real ->IQ;
- 7.1.3 IQ -> IQ;
- 7.2 DAC的配置模式
- 7.2.1 Real -> real;
- 7.2.2 IQ -> Real;
- 7.2.3 IQ -> IQ;
- 8 其他
 
1 概述
本文用于讲解Xilinx IP 的ZYNQ Ultrascale+ RF Data Converter ip的功能,以及使用说明,方便使用者快速上手。
 参考手册:
 《PG269》
 《ds889》
 注意:
 使用本IP的前提条件:vivado的版本要高于2020.2;
2 IP功能
本IP主要是实现RFSOC器件的ADC与DAC功能;其AD/DA路数如下:
 
2.1 ADC性能

2.2 DAC性能

3 IP端口

图 1 IP 端口截图
 ip的端口如上图所示(一收一发模式),说明如下表所示:
 表 1 端口说明表
 序号 端口名 功能说明 备注
-  s_axi IP配置端口
-  s00_axis dac数据输入端口
-  adc0_clk adc输入参考时钟
-  dac0_clk dac输入参考时钟
-  vin0_01 adc输入引脚
-  sysref_in sysref输入时钟
-  s_axi_aclk s_axi端口数据对应的时钟
-  s_axi_aresetn s_axi端口数据对应的复位信号
-  m0_axis_aresetn m0_axis端口数据对应的复位信号
-  m0_axis_aclk m0_axis端口数据对应的时钟
-  s0_axis_aresetn s0_axis端口数据对应的复位信号
-  s0_axis_aclk s0_axis端口数据对应的时钟
-  m00_axis Adc输出的数据端口
-  clk_adc0 ADC经过PLL后的时钟
-  clk_dac0 DAC经过pll后的时钟
-  irq 中断
4 代码框架
4.1 ADC功能框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ADC的数据流中还有Gain/Phase,I/Q Mixer ,Decimation的控制;
4.2 DAC功能框图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DAC的数据流中还有Interpolation, I/Q Mixer ,Gain/Phase,Filter的控制;
5 收发数据时序
5.1 ADC数据格式

 
以如上模式为例,可以看出,ADC输出的数据是一个aclk输出8个采样点并行输出。数据对应关系为:8*16bit=128bit;由图上看是低16bit为第一个数,高16bit为最后一个数据;
5.2 DAC数据格式

 
以如上模式为例,可以看出,DAC输的输入数据是一个aclk输出16个采样点并行输入。数据对应关系为:8*16bit=128bit;由图上看是低16bit为第一个数,高16bit为最后一个数据;
6 时钟配置
6.1 ADC/DAC参考时钟

如上图所示,当选择PLL模式时,ADC/DAC的参考时钟会根据采样率自己计算,假如不使用PLL模式,则ADC/DAC的参考时钟与采样率相等。
 6.2 Sysref参考时钟
 

以上是手册上关于sysref的计算,这里简单解释一下,重点主要有:
 1) sysref的频率与DAC/ADC的采样率有16倍关系;
 2) GCD代表公约数;
 3) 最终的sysref的频率要小于10MHZ;
7 数据格式配置模式
7.1 ADC的配置模式
ADC的配置模式主要有:
7.1.1 Real -> real;

7.1.2 Real ->IQ;


 
7.1.3 IQ -> IQ;

 
7.2 DAC的配置模式
DAC的配置模式主要如下。
 DC的配置模式主要有:
7.2.1 Real -> real;

 
7.2.2 IQ -> Real;

 
7.2.3 IQ -> IQ;

 
8 其他
此外RFSOC还可以设置DDC/DUC,滤波器,NCO等功能,感兴趣的请参阅手册,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