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获之后的田野里不再是湿漉漉的。水稻此时已经了却了此生,他们的后代稻谷已经被搬进了打谷场,被蜕变成了大米,住进了生产队的粮仓然后又进入各家的粮食口袋或者米柜中。稻田里视野逐渐开阔,收割完水稻剩下的稻草根茎一丛丛地在那里站队,状如枯草,但是头部整整齐齐的。平时淹没在水稻群中的大小田埂成了稻田里的山脊,纵横在那里,划分着各自的领地。田埂宽宽窄窄,坑坑洼洼,残存的枯草在上面歪斜着。也会看到一两束双子叶植物的叶子和茎,顶部有败了的花和黑乎乎的种子。总之,植物们的生命好像就要告一段落,或者褪去一身夏日的荣华静静地等待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或者是静静地修整,期待来年的复苏。总之,田野里没有了上半年的勃勃生机。
但是生命是多维的,植物们暂时离场了,动物们却匆匆忙忙地为自己的来年开始准备了。可以看到很多麻雀在田野里蹦来蹦去地觅食,也会看到喜鹊们三三两两地在地头的树上嘎嘎嘎嘎地交流生活之道。还有一种动物是大家熟悉的,却不太常见的,那就是田鼠。仔细看,你会在田埂的旁边发现许多洞眼,三四公分的直径,黑乎乎地躲在那里——那一般就是田鼠家的门了。水稻还在茁壮成长的时候,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尽管可以看到田埂上的洞眼,但是齐腰高的水稻会阻止你进一步探索。因此,那些洞眼就不会引起人们尤其是娃娃们的注意。
既然水稻已经了却了此生,田里也不再有积水,不走寻常路的娃娃们,此时也会穿越在田野里。有的时候是路过,有的时候是目的地。路过的时候,就经常会看到那恍惚身形,沿着田埂奔跑,然后就消失了。此时,眼睛好的小伙伴就会惊呼:老鼠老鼠!然后大家就会循迹而去,当然看到的只是洞眼。每每穿过田间,都会碰到这种情况。这渐渐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有的小伙伴就从家里拿来了工具——铁锨(铁锹)来帮助做进一步的探索。田里的泥土此时是柔软的,积水散去,但是并未结块变硬,因此挖掘起来非常容易。在家里抓住老鼠并非易事,因为一旦他们钻进洞里,或者跑到什么地方,那复杂的环境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庇护所。而秋后的田野里就截然不同了。除了田埂里面他们的巢穴,他们无处藏身,因此只要看到他们出现了,又消失不见了,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就是钻进了附近的洞眼里面。当然,发现是容易的,抓住他们也不太容易,往往需要勇气和技巧。
用现代化的工具打开老鼠洞是很容易的,加上泥土松软,挖掘开一个鼠洞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洞穴里面一般都会藏着稻谷,是老鼠门囤积的粮食。有的稻谷的皮已经被老鼠啃掉了,露出半粒大米。数量并不多,几十粒的感觉。往往是挖掉一个鼠洞,明明看见老鼠刚刚跑进去,却除了粮食,啥也没有。估计是在兴师动众的挖掘中,老鼠伺机跑掉了。当然,往往会有收获,否则这个抓老鼠的游戏是无法维系的。
老鼠是怎么抓到手里的,已经不清晰了。老鼠是华北田鼠,后背有一条黑线,叫做黑线姬鼠。
黑线姬鼠(学名:Apodemus agrarius)是啮齿目鼠科姬鼠属的小型害鼠,因背部中央有一条从头顶延伸至尾基的黑色纵纹而得名。其体长65-117毫米,尾长约为体长的2/3,体重约100克,毛色以棕褐色为主,腹部灰白色。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青海、西藏、海南以外的各省市,常见于农田、田埂、草甸及居民区周边,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常随作物生长周期迁徙。该鼠以植物种子、根茎及农作物为主食,繁殖力极强,每年产3-5胎,每胎4-8仔,对水稻、小麦等作物造成严重破坏。同时,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17种疾病的主要宿主,公共卫生风险突出。
老鼠虽然是所谓的害虫,但是黑线姬鼠却看起来非常可爱。身子不大,两只黑眼珠滴溜溜地转动。握在掌心里的感觉,好像在斗耍一只宠物。然而,四害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布林和其他小伙伴尽管童心满满,但是顽皮和喜恶已经成熟了。抓到的小老鼠,无论看上去多么的可爱,都被处以极刑。为了防止逃跑,会把老鼠的四肢进行一下处理,处理后小老鼠就只能在肘膝而行了。当然还会有其他惩罚手段,例如用火。被火处理后的小老鼠的目视导航功能就丧失了,放到田里也是到处乱跑。看着胡乱跑的小老鼠,小伙伴们的笑声在田野上飘扬,那笑声是天真的,但是是无邪的吗?还有一次,布林发现小老鼠的肚子里小疙瘩,就用手将其捏碎了。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只母老鼠,那小疙瘩是小小老鼠…
人之初性本善乎?不知道。小娃娃的心理或许没有明确的恶意和善意,但是在概念明确的除四害的教育下,对看起来可爱的小坏动物会毫不留情地施以狠手——这到底该如何评价呢?
冬天来临,那时候会下很大的雪。小伙伴们仍旧会到田野里玩耍,常常会发现老鼠的一串脚印。布林记得有一次,他们顺着脚印寻找,在足迹的尽头,雪里面,发现了一只已经冻得邦邦硬的小老鼠。彼时的小老鼠,已经面目狰狞,一点儿都不可爱了。被雪冻死,保住了一个完美的身躯,但是鼠魂也不知所踪了。和人类残暴的杀害老鼠相比,或许老天的方法更好一些?
MaraSun BJFWDQ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