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的几种版本号
ARM内核版本号 ARMv7
 ARM SoC版本号 Cortex-A8
 芯片型号 S5PV210
ARM型号的发展历程
 
 m microcontroller微控制器 就是单片机
 a application应用级处理器 就是手机、平板、电脑的CPU
 r realtime实时处理器 响应速度快,主要用在工业、航天等领域
soc 、cpu、外设的概念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也被称为微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它是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处理数据运算、控制内存访问以及协调各个硬件组件之间的通信。CPU的主要功能包括算术逻辑运算、数据处理、指令译码和执行,以及管理时间和并行任务调度。简单来说,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运算单元,是所有计算机操作的基础。
SOC(System on Chip)是一种集成度极高的微电子技术,它将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控制器、外设接口和有时还包括专用硬件如图像或音频处理单元,都集成在一个单个的芯片上。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大幅度减小体积、降低功耗、提高性能,并简化设计过程。SOC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IoT)等多个领域。它是现代电子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在已经没有纯粹的CPU了,都是SoC

嵌入式系统
特点
 专用、软硬件可裁剪可配置
 低功耗、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软件代码短小精悍
 代码可固化
 实时性
 弱交互性
 专用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
 专业开发人员
组成
 硬件
 微处理器
 存储器
 I/O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等等
 软件:
 嵌入式操作系统
 BSP board support package板级支持包,是介于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
 应用软件
分层
 
发展和演进
- 以单芯片为核心、可编程控制器存在形式
 没有操作系统支持
 软件以汇编为主
 功能单一、处理效率低、存储容器小、没有对外接口
 使用简单、价格低
- 以嵌入式CPU为基础、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
 CPU种类多,通用性弱
 系统开销小,效率高
 达到一定兼容性,拓展性
 用户体验度不高,交互界面不够友好
- 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标志
 兼容性好,适用于不同平台
 系统开销小,效率高,具有高度模块化及拓展性
 图形化界面,用户界面友好
 丰富的外部接口
- 以物联网为标志
 将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及传统嵌入式技术综合联系
 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及可视化
 低功耗、绿色环保
 多核技术SMP、云计算技术及虚拟化技术
交叉编译
开发模式
 非嵌入式开发,A(类)机编写(源代码)、编译得到可执行程序,发布给A(类)机运行。
 嵌入式开发,A(类)机编写(源代码)、编译得到可执行程序,发布给B(类)机运行。
为何使用交叉编译
 嵌入式开发的CPU比较简单,本身无法搭建开发环境,交叉编译可以用高性能机器为低性能机器开发软件(包括裸机软件、系统级和应用级软件)
交叉编译有什么特点
- 专用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 由于可执行程序不能本地运行调试,因此必须配合一定手段(专用调试器、JTAG调试器、USB下载、串口下载、SD启动、网络共享等)将可执行程序加载到目标嵌入式设备上运行及调试。
CPU的设计原理、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CPU通过地址总线寻址,然后通过数据总线与外部设备互换信息
 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CPU寻址范围,32位CPU寻址的范围是4G
 CPU的位数指的是数据总线的位数,数据总线的位数决定CPU单次通信能交换的信息数量,总线的速度决定CPU和外设互换信息的速度
为何需要Jlink、SD卡等辅助设备
交叉编译,不便于本机运行调试程序,需要调试工具
 Jlink的作用:下载程序,可单步调试
 SD卡的作用:启动介质,
 USB转串口线的作用:调试
总结
了解ARM型号进化历程
 注意区分CPU和SOC的概念
 了解嵌入式特点、组成、发展情况
 了解交叉编译的概念
 理解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不同和作用
 了解Jlink、SD卡等辅助设备
学习记录,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朱老师物联网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