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安全事件的响应中,攻击者清理日志的行为给追踪和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将介绍在日志被清理后,如何利用Linux的systemd-journald服务进行日志恢复与分析,以及如何通过GScan工具进行自动化后门排查。
系统日志的重要性
系统日志是安全事件响应和取证分析中的宝贵资源。它们记录了系统活动和用户行为的详细信息,帮助分析人员理解攻击者的行为模式和攻击路径。
日志清理的挑战
攻击者可能会通过删除或清空日志文件来掩盖其行踪。这包括但不限于/var/log目录下的secure、messages、lastlog、wtmp和btmp等关键日志文件。
使用systemd-journald恢复日志
systemd-journald是systemd的一部分,它以结构化数据库的形式存储日志,即使在系统重启后也不会丢失数据。
持久化配置
通过修改/etc/systemd/journald.conf文件,设置Storage=persistent,可以将日志持久化保存到磁盘上。
日志查询
使用journalctl命令查询日志:
- 查询所有日志:
journalctl - 实时查看日志:
journalctl -f - 查询指定服务的日志:
journalctl -u servicename - 根据时间查询日志:
journalctl --since "YYYY-MM-DD" --until "YYYY-MM-DD" - 使用可信字段查询:
journalctl _UID=0
日志清理后的应急响应
如果日志文件被清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应急响应:
- 检查日志文件的修改时间:
stat /var/log/secure - 使用
journalctl查询清理前的所有日志:journalctl --until "时间点"
GScan工具的自动化后门排查
GScan是一个自动化安全排查工具,能够监测系统中常见位置的后门。
使用GScan
- 下载并解压GScan。
- 运行GScan并提供必要的参数,例如
--pro进行快速检查和提供初步处理方案。
GScan的运行模式
--full:完全模式,启用完整扫描。--debug:调试模式,输出调试数据。--dif:差异模式,输出与上一次扫描的差异结果。
结论
面对攻击者清理系统日志的挑战,systemd-journald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日志恢复机制。通过持久化配置和精确的查询命令,安全分析人员可以迅速定位并分析安全事件。同时,GScan工具的自动化后门排查功能,为应急响应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工具和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追踪攻击者行为和恢复系统安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