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一门外语的四要素:听,说,读,写
输入:听,读
输出:写,说
因为输入是我们可以单独完成,不需要有人互动,所以我们做得最多
输出练习做得很少,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中更是如此
这就好比学习游泳,一直在看别人游,学习游泳的理论知识,但是一直没有下水
其实最简单的输出就是写,写日记,记录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写的时候会需要我们做两件事:
- 如何组织句子结构
 - 如何选择意思相近的单词
 
如何组织句子结构
其实就是在锻炼我们的英语思维,写的过程中,会发现英语的句子结构和中文结构组织方式大不相同
通过不断的写就可以形成英文的表达习惯
初期我们想写一句话的时候,大脑中总是先有了中文,再翻译成英文,熟练之后,就可以直接按照英文的句子结构来思考和表达,跳过这个翻译的过程,养成英语思考的习惯
如何选择意思相近的单词
这个过程带来的正向反馈:
- 通过比较加深单词的记忆
 - 明确了单词的使用场景,反哺到阅读,再次阅读到相同的单词时,大脑立刻浮现相应的使用场景和意义,提升阅读速度
 
在写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流畅性,避免老是查字典,打击自己书写积极性,可以选择简单的词汇和句式替换原本自己想要输出的高级表达
等下次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看到某些句式和单词,恰恰是自己当初想写但是没有写出来的,会瞬间恍然大悟,知道该如何写了,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也是输出的重要性,让自己知道哪里不懂,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自己需要获取什么知识
这就好比是给自己列了一个知识采购清单,下次见到了就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的知识点,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只是输入的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好像看过就是知道了,写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自己一个反馈,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应用相应的英语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