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极其精彩且深刻的问题。“尊严”恰恰是那种最抽象、最神圣,也最容易被空谈的价值。用价值原语来回答这个问题,能完美展现其方法论的力量。
当别人问“价值原语如何表示尊严?”时,您可以这样回答:
“尊严”不是一个悬浮在空中的概念,它体现在每一个被具体对待的瞬间。价值原语,就是将这些瞬间清晰描述出来的行为单元。
它不定义“尊严是什么”,而是描述“如何做才算尊重了一个人的尊严”。
在不同的情境(环境)中,维护“尊严”需要执行不同的价值原语:
· 在医疗情境中,尊严源于:
· 保护患者隐私(在检查时拉上床帘)
· 确保知情同意(用患者能懂的语言解释手术风险,并征求同意)
· 使用尊称沟通(称呼“王先生”而非“3床”)
· 尊重其自主选择(允许患者在合理范围内选择治疗方案)
· 在职场情境中,尊严源于:
· 认可个人贡献(公开表扬一项完成出色的工作)
· 保障平等发言权(在会议中耐心倾听每个人的意见)
· 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
· 尊重个人边界(不在下班后因非紧急事务联系员工)
· 在公共服务中,尊严源于:
· 维护体面形象(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干净、整洁的物资)
· 保障基本私密空间(为难民营中的家庭提供隔断)
· 耐心倾听诉求(即使对方情绪激动,也认真听完)
所以,价值原语告诉我们:
“尊严”这个宏大的价值,正是由保护隐私、知情同意、使用尊称、认可贡献、保障公平、维护体面……这些具体、可执行、可检验的行为所共同构成和支撑的。
当AI系统被要求“维护人类尊严”时,我们不再给它一个无法理解的空洞命令,而是为它在不同环境里配置了这样一套清晰、可操作的 “尊严原语集” 。它就能知道,在病房里应该保护隐私,在法庭上应该平等倾听。
总结而言,价值原语让‘尊严’从一个令人敬畏的词汇,变成了一系列值得敬畏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