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坏了才修,能不能提前预测?
制造业里有一句很扎心的话: 设备不坏不修,一坏修不完。
这些年,我走访了很多制造业公司,工厂,很多工厂的设备管理状态是这样的:
- 平时没人管,坏了大家全跑来修;
- 点检表写了签字,但根本没人看;
- 维修费年年增长,但老板不知道钱花在哪;
- 老员工一走,设备“全断档”。
最后形成死循环: 停机→赶工→加班→状态更差→继续坏。
所以当有人问: https://s.fanruan.com/vylw1
“设备坏了才修,能不能提前预测?”
我的回答一直是:能,而且必须。
但要做到提前预测,靠人盯、靠经验是没用的,借助系统把设备管理做成“全生命周期闭环”。
文章中参考的系统,我已经做成了现成的模板,在这儿放了个入口链接,大家点进去一试便知,自取模板。
一、设备坏了才修,背后的三个典型误区
误区 1:设备管理=维修
很多工厂的设备管理部门叫 “设备维修组”, 从标题上就注定是“坏了才修”。
但成熟工厂的逻辑是:设备管理=预防+预测,而不是修坏。
维修是成本,预测性维护是投资。
误区 2:点检、保养表只是形式主义
我曾在一个注塑厂看到这样的场景:
点检表全部填“正常”,但设备油污厚到可以写字。
不是员工不想做,而是没人追踪,没人复盘,没闭环。
误区 3:没有设备台账,信息掌握混乱
很多工厂没有完整设备台账,结果就是:
- 设备买了几年?
- 保养周期是什么?
- 零件换过吗?
- 历史维修记录在哪?
没人知道。
一句话: 没有台账,就不可能进行预测性维护。
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怎么提前预测故障?
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是概念,它是 从选型、购置、验收、台账、点检、保养、维修、备件管理、报废 的完整闭环。
我把它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目标一句话说清楚,用一张表格呈现给大家:

一句话总结: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可预测。
当设备每一次点检、保养、维修、停机都被记录下来,自然就能做趋势判断,预测风险。
以 注塑机 为例,假设设备运行到 500 小时需要保养。
传统方式是这样的:
纸质表提前发下去 → 员工忘了填 → 主管不知道保养是否完成 → 某天开始滴油 → 停机维修 → 延误出货。
这是典型的 错误顺序:发现异常→停机→抢修
但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系统工具后,会变成:
预测异常→提前保养→不断机
简单对比一下:

这就是提前预测的本质: 把“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
四、闭环要做到的四个关键点
1)设备台账必须标准化
设备台账不是“买了多少钱”那种流水账,要做到每台设备有身份证:
- 型号、规格
- 运行年限
- 核心配件型号
- 历史维修记录
- 保养周期、点检计划

很多工厂的台账这么建:
打开 Excel → 建立表格 → 第一次更新 → 再也没更新。
原因很简单:没有系统承接。
我们公司用的就是简道云—设备管理与巡检系统,在系统里,设备建账是这样:
- 扫码绑定设备(二维码贴在设备上)
- 建立固定字段(型号、地点、使用人、保养周期等)
- 与巡检、保养计划自动联动
- 设备台账从第一天就进入流程闭环。
在数据工厂处设置好数据同步,之后即可自动计算应保养日期:

2)点检和巡检做成计划与提醒
点检巡检就是最早的预测性维护。
但大部分企业都用纸质点检表,问题是:写了没人看、看了没人追踪、追踪了也没人复盘。
设备状态没有数据沉淀,预测无从谈起。
而如果用系统做:
- 根据设备类型自动生成点检项(如油位、振动、温度)
- 到期自动提醒(代替“靠人记”)
- 点检过程可上传照片、视频(留痕)

在简道云里,巡检人员拿着手机扫码就能点检:
手机扫码 → 点检 → 上传照片 → 自动记录到台账
不需要 IT,也不需要做开发。

3)故障报修要做到能追踪
传统报修:
喊人 → 打电话 → 等人 → 维修人员赶来 → 找不到故障记录
系统报修:
扫码 → 报修单自动记录 → 自动推送给维修人员 → 保留维修轨迹 → 自动关联到设备台账


这样维修过程变成了可追溯的链式记录。
4)通过数据判断风险,真正开始“预测性维护”
设备历史数据沉淀越多,预测越准:
举个例子:
最近三次巡检中,设备振动指数连续上升 → 系统自动提醒保养。
不是设备坏了提醒,是数据异常提醒。
这就是提前预测。

五、老板最想看的不是“修了没”,而是成本
当设备管理做到全生命周期闭环,老板最关心的几个数字能看得很清楚:
- 维修费用下降多少?
- 停机时间减少多少?
- OEE(综合设备效率)提升了吗?
- 哪台设备最浪费钱?
- 是否该更新设备?
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仪表盘:
- 停机时间趋势图
- 各设备维修次数 TOP10
- 高成本维修设备排名
一句话:
管理者从“接收信息”变成“决策信息”。

八、写到最后
你永远无法靠一个系统解决所有问题,但系统可以帮人做不到的事:
- 不遗忘
- 可追踪
- 有数据
- 可优化
其实,我总结成一句话来说,预防比维修便宜一个数量级,预测比预防更值钱。
从“设备坏了才修”到“提前预测”, 本质上是从应付到管理再到决策。
以上希望对各位老板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