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对你原文的润色和扩写版本,保持你真实的口吻,但更有层次、情绪和故事感,也让读者更容易共鸣:
很难想象,我已经在 Java 这行干了 7 年了。
今年快 35 岁,前段时间刚换了一家公司,总算不用再为生活焦虑得睡不着了,才有点闲心坐下来想想过去、想想未来。
博客其实停更了两个月——8 月骨折、9 月 10 月在找工作的路上,那种奔波、焦虑、否定自己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有点后怕。
大家都说人要有规划,要不断进步。
听起来很对,但过去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毕竟做 Java 这么久,也没认识什么行业牛人能指点我,很多时候就是“能活一天算一天”;再加上技术也没有特别突出,身边认识的人知道我还在写 Java 甚至有点意外……
我想说,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计划得很好,只是走别的路走不动,只能继续走这个路。
不过这几年我发现一个变化:
当你做得久了,项目经验、视野、判断力都会变——前提是你能坚持下来。
公司给你的项目也会不一样,你也会慢慢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我属于那种悟性不高的,真的有一段时间怀疑是不是就我这么慢。
但后来发现,原来很多人也是这样,只是他们不说。
🔁 成长阶段的真实感受
1~3 年:
只要能把需求做完就是英雄。
那时候别人一提 JVM、源码,我感觉像听天书,心里 OS:这玩意儿也太难了吧?
遇到复杂项目,跳来跳去的类和调用链,看得一脸懵逼,做一天头疼一天。
3~5 年:
开始接触复杂业务,没人带,痛苦、焦虑、甚至怀疑人生。
各种设计模式、业务链路、技术选型,你不知道怎么入手,只知道硬着头皮做。
但坚持做了一两年,再回过头看,才突然发现:
“哦原来是这样,这些早晚都得经历。”
这个阶段,你能看懂 Redis 分布式原理、理解 MySQL 索引、掌握 MQ 的机制与可靠性……
你才算是真正迈入了“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
现在,大概在 5~7 年这个节点:
我自认也就“中高级 Java”水平,很多核心原理还是需要补,但再看 JVM、再看源码,没有以前那种“天书感”了,也能梳理出思路。
成长真的没有突然开窍,只是:
时间 + 苦熬 + 不放弃。
🎯 找方向:业务 vs 技术
我后来才明白,人真的有方向之分:
有人天生做业务快,盘资源、协调、沟通、推进都顺手。
有人就是喜欢钻技术、探原理、看源码。
我以前只觉得业务复杂就是累,现在才意识到:
如果你不喜欢那条路,就很难做出结果。
所以别逼自己走一条不适合的路,找到你能坚持又能做好的方向,就是最优解。
🧍 职场心态:低调、谦虚、蓄力
最后想说说职场的人情世故。
有时候你不确定时,不妨试着低调一点。
不是怂,是把精力留给成长,而不是争一时长短。
别人说你不行,不妨笑笑说:“是,我还差很多。”
其实没啥丢人的,反而省事。
因为你用嘴反驳是无效的,用实力反击才是真舒服。
别急着证明自己,别争强好胜,尤其是实力还没积累起来的时候。
太早冲锋、太爱表现,有时候反而伤得最深。
慢慢蓄力,把时间放在学习、思考、沉淀上,机会来了自然亮。
路长且慢,但熬过这段,也许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你也在往上走。
如果你现在感到迷茫、没方向、没资源、甚至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相信我,我也走过。
你不是一个人。
继续走下去吧,哪怕慢一点。
只要不停,就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