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Day0}\)
看到了 2024 年的第三题,我一直在复习组合计数 DP。结果,一天就弄懂了两道题。。。
\(\text{Day1}\)
第一件事自然是洛谷签到,中吉,忌出行、摸鱼。
早上八点出发,一早起来大雾,告诉走不了高速,路途也许坎坷。本来预测中午十一点多到的,结果愣是拖到了中午十二点多到了饭店。不过,没想到伙食如此好,也是吃上苹果饭了。
水过三旬,菜过五味,启程去考场。由于 hz 人数过于多,又因为我们从大门进但是考场离的有点远还要通过天桥去高速对面,于是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淮中所有的人离散均匀分布,中间差了好几百米。教练好像早就意料到了这种情况,到了考场之后让我们在那里等,自己则去后面重新带掉队的人。
103 考场是最后进去的,104、105 提前已经进去的。
但是我没意料到的是,我的 34 号机位的电脑处于「倒伏」状态。电脑屏幕朝下无力地躺着,键盘被放在了电脑机盖上面,好像在宣誓权威。好吧,最后的结果就是当其他人已经敲了三十分钟的代码,我才获得了我的新电脑。密码是 14:28 发放的,不得不说密码还是太均匀随机生成了。
接下来就是代码时间了。
本来以为今年 T1 与去年一样简单,根据别人说的计数,本来是打算早点打完 T1 去打后面的题目的。结果,上来 T1 给我整不会了。一开始,T1 一眼就是反悔贪心,但是想不到细节,而且又因为这是 T1,参考去年难度,又觉得用不到反悔贪心,于是就把这种想法剪枝掉了。很容易想象到现在回忆起来这段想法的时候我的心情如何了。接下来就到了 40 分钟「徘徊时期」,在贪心和动态规划中反复纠结。最后,发现实在没想出来,终于冷静下来,「拨乱反正」,思考了 10 分钟,发现就是反悔贪心,此时心情就像反悔贪心的名称一样反悔。但是世间没有后悔药,不过继续思考后我也不再浮躁,耐下性子写代码。一遍 AC,此乃「良好开端」。
接下来就开始思考后面三道题目。由于字符串连的少,我并不打算思考 T3,于是 T3 是思考都没思考。由于赛前前一天仔细研究了组合计数类 DP,再因为 T2 虽然一眼就知道是最小生成树,但是忘了怎么实现的,所以自负地果断去思考 T4。但是,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写完 T1 的我头疼欲裂,甚至有 \(\texttt{3}\sim \texttt{5s}\) 能感受到脑内动脉血液如水泵一般的流动喷射,导致我在做 T4 的时候看到了全是 \(\texttt{1}\) 的特殊性质分析问题分析错两次,写了两次错代码。后来,头痛稍缓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对这个 T4 产生了畏难情绪,连暴力都不想打了,直接去看 T2。因为仅存的理智告诉我,应该去打 T2。
接下来就是纠结时刻了。有人说 T1 是很诈骗的,但是对我来说 T2 才是更诈骗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试图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思考最小生成树怎样实现。有两个点。
-
观察数据范围,发现最小的是 \(n\leq 10^3\)、\(m \leq 10^5\),以为最小生成树是 \(\mathcal{O}(nm)\) 的做法。
-
想到之前自己是定了一个根才逐渐生成树的,所以最小生成树是对 DFS 的一个优化?
综合上述两个原因,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试图去探索最小生成树 \(\mathcal{O}(nm)\) 做法。
结果是:浪费了 1 个小时。
后来觉得自己没救了,最小生成树都不会,然后就去看第三题,又放弃了;第四题做的时候已经生无可恋了,所以在试图写暴力的过程中由于大脑已经停摆,所以并没有想出暴力:是的,之后没有想出暴力。又是半个小时。
不会 100 分遗憾离场吧?
最后,决定还是回到自己的老本行 T2。结果,一看、一推,就知道了最小生成树怎么做了:抓住最小的概念,不断选择最小的边。我不敢大意,用反证法竟然还证明了正确性!好吧,这也算是极限翻盘了。也就是说:最小生成树模板不会,导致卡了自己一个多小时。这点需要认真反思,实在可惜。
于是,很快打完 T2 48 分的部分分后,只剩了 20 分钟时间。虽然我认为我离正解只差一步了,我已经想到了二进制枚举,但是为了求稳,我并没有写。最后时间认认真真检查头文件、数据范围、文件输入输出。第三题全输出 \(\texttt{0}\),第四题则是整了个活,输出了 \(\texttt{998244352}\)。
148 分遗憾离场。
晚上,听说 zhy 胸闷。也确实奇了,每次一旦进行考试,zhy 身体总是垮掉,还听说他享受了南航的医疗服务,听说态度好,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练之前说时间来不及买 KFC,本来就给我们准备面包,结果这次迎接我们的却是 KFC。教练还是太好了。
\(\text{Day2}\)
总结:
- 模板要打,要会板子。所有的基础模板都要会(悔恨自己跟别人说不用复习板子板子是可以想出来的,结果确实想出来了,但是耗了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
- 抓住自己的「第一印象」做法。人的直觉总是能胜过一些时间的打磨思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要警惕直觉。
唉,不知道自己明年还考不考 CSP-S。写到此处,只能转哀为动,备战 NO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