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CSP炸了,然后两天之后学校期中考,我夺回属于我的所有!(?)
电荷和元电荷
有新的旅行伙伴加入了:
$ \ \ \ \ $ 电荷量(符号 \(\mathit{Q}\) 单位 \(\mathit{C}\) )
电量荷是有基本单位的,也就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被称为元电荷
元电荷的大小 \(1.6\times10^{-19}\mathit{C}\)
起电方式
I. 磨擦起电
不同物体对于电子束缚的能力不同
感觉考的不多,了解即可
II. 接触起电
相当于两种带电体先中和,再平分
\(\mathit{etc.}\) 一个带 \(5\mathit{C}\) 正电的带电体和一个带 \(-3\mathit{C}\) 负电的带电体接触后两边各带 带 \(1\mathit{C}\) 正电的
就是一个简单的中和平分
III.感应起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主要在于分开,接地,接触别的带电体的复和。主要是要记住接地就把这里所有电全导走了
Deepseek神秘题
题目: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均装在绝缘支座上。A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现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C连接两球。则在此过程中,关于电荷的移动和最终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自由电子从B球流向A球,最终两球带等量正电
B. 自由电子从A球流向B球,最终两球带等量正电
C. 自由电子从B球流向A球,最终两球带等量负电
D. 自由电子从A球流向B球,最终两球带等量负电
那么正电被平均掉是有电子流过去,最后中和后应该均带正电选A
题目七:复杂操作流程(压轴题)
题目:
绝缘支柱上固定一个金属球A,带正电+Q。另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B装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
请按顺序分析以下操作:
1.将带正电的A球靠近B球左侧。
2.用手触摸一下B球右侧。
3.移开手指。
4.移开A球。
问: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后,B球带什么电?并详细说明每一步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电荷转移情况。
第一步靠近后 A球正电偏向右边 B球左侧带负电右侧带正电
第二步后 B右侧正电被接地,B左侧带正电右侧不带电
第三步后 B整体带负电
第四步后 无任何变化
库仑定律
只需要类比万有引力即可 \(K\) 为静电力常数 \(K=9\times 10^9\)
显然微观情况下 \(Q \gg m\) 因而微观电子无需考虑万有引力
电场与电场强度
那么看到场有些聪明的小朋友就要问了(111真的有人问吗)什么是场呢?
其实场就是一个存在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东西
主要就是场本身客观存在,所以我们没法直接量化场,那么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个东西量化